正文 未見鍾情/虛擬 — 4. 他

在笙寒寄出客气有礼求教信的八小时後,半个地球外的芝加哥市,晚间十点五十分,有辆银灰色的车子,流畅地驶进湖滨大道五五○号的地下停车场。

车停稳,鸥翼式车门缓缓由下往上开启,文以舫抱着一箱文件,才跨出车门,就听见手机铃声响起。

他将文件箱放在车顶上,接了电话。对方告诉他,之前那支形象广告,试映会反应很好,将於下个月十五日,全球首映。恭喜了,一战告捷,总算在这圈圈打开知名度。

沉着听完这一大段後,以舫先谦逊称谢,随刻反过来恭贺对方升任国际媒体关系总监一职。对方哈哈大笑,欣然接受,言语间颇有些踌躇满志的意味。你来我往,当气氛慢慢升高之际,对方适时抛出了此通电话的重点,问以舫是否愿意回到纽约总部。

办公室当然会换更大间的,资源跟发挥空间也都会更多,加薪可以谈,幅度绝不会小,而且死薪水算不了什麽,高达六位元数位的红利,才是你该好好考虑的主因──对方这麽说。

「谢谢,不过芝加哥的气候令我着迷。」以舫微微一笑,如此答。

芝加哥以冬天像冰库、夏天似火炉而闻名,气候烂得人尽皆知。对方是聪明人,闻弦歌而知雅意,不着痕迹地放弃了这个话题。两人又交换了一些对产业的看法,互道晚安,结束电话。

再度抱起档箱,文以舫大步走向电梯。

这不是对方第一次如此提议,却是条件最优惠的一次。同时,应该也是最後一次了。

他刚封死了自己的退路。

然而以舫不後悔。再优惠的条件,对他而言都没有太大意义,充其量只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而已。

刚才对方讲的都没错,蒂芬妮(Tiffany&Co.)在亚洲的市场规模可以倍翻,如果行销策略得当,搞不好还不止两倍,但是以舫从没想过要在大公司久待。当初选择进入蒂芬妮,纯粹只为学习一流企业的商业布局与国际视野,学完了,理所当然应该离开。

从一开始,他的目标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。

出了电梯,进入公寓,在书房里读了几行报表後,以舫转了转有些沉重的肩膀,忽地改变心意,放下手中档。

他已经忙了整整十八个小时,虽然精神依然亢奋,但身体却无可避免地有些倦怠。该适度放松了,他这麽提醒自己。再大的狂热,如果无法持续,也只是刹那烟花;稳定的行军速度,才是致胜关键。

以舫於是打开笔电,连上网,边开启桥牌游戏网页,边顺手收信。

秘书送资料,秘书送行程……看到第五封电邮,以舫皱起眉。

这封信才三段,却充斥着没完没了的请、谢谢跟抱歉打扰了。这人有什麽毛病?

然而,摄影毕竟是他的兴趣。所以,虽然来信者毕恭毕敬的口吻让人很不耐烦,他还是忍着看完了,而且看到最後,竟然还觉得有趣。

他於是又花了点时间,思考寄件人所提到的问题。就在此时,笙远进入网路桥牌室,而且立刻丢了个讯息给W3,问他拍钟乳石洞时,是否有用到任何特殊的技巧与器材?

无言片刻,文以舫回:「你妹妹写信给我,也问了类似的问题。」

笙远乐呵呵地回说,对啊对啊,妹妹正在采访一个住了人的超大型石洞,限时四十天,要拍出洞中人家风情,如今还剩三十五天半。

这个情境很罕见,以舫於是多问了几句。笙远传了几张妹妹的照片给他,又表示,才不过几天前,妹妹还能拍出很不错的作品,如今却每况愈下,难道摄影也有所谓的撞墙期?

看完笙远的讯息,以舫目光转向笙寒那张离境前,在机场拍的旅客剪影照片。思索片刻後,他嘴角微勾,无声微笑。

这小女生的天分不差,假以时日,也许真能在摄影领域拥有一席之地,但是她现在所犯的错误,还真是典型教科书范例。而从她像只无头苍蝇般乱撞的情况来看,应该也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,以至於无法系统性解决问题。

这种闲事他通常懒得管,但现在心情太好,又处於休息放松状态,於是以舫破例地开始对着笙远解释起来。

他由作品推测,喻笙寒视觉记忆力奇佳,练习摄影至今,脑子里已经累积出了一个影像资料库。因此,当她的眼睛瞥见任何画面时,大脑会在第一时间将此画面跟库存影像做比对,若有相似,便不经理性分析,立即判断这可能会是张好照片,应当加以捕捉。所以才会出现所谓「眼睛没看到,相机却看到了」这种情形,其实她的眼睛当然还是看到了,只不过在理智层面上不晓得而已。

拥有这种脑内资料库的摄影师,对於抓住一闪即逝的画面,反应比普通人快。这本该是件好事,可惜的是,她无意识地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依赖,如今只敢、或只喜欢,用库存的影像框架看世界,偏偏她大脑里的资料库,缺乏处理石洞景观的框框。

这套源自认知心理学的理论,成功说服了喻笙远。他回了个谢谢加微笑人头,说会转告妹妹,两人於是停止交谈,专心打牌。

半个多小时後,他们再度成为赢家,以舫伸展了一下筋骨,退出桥牌室,重新拿起报表。

他自认精神不差,挑灯夜战一晚,应该不是问题。但不到淩晨一点半,他就不支睡去。而五小时後文以舫醒来之际,喻笙寒正对着萤幕,满脸不以为然。

虽然她平日参与的社团活动不多,但大家还是相当热心,昨晚发出去的电邮,大半都收到回音。甚至连刚交到女朋友的那位同学,都抽空回了她几行,说问题出在装备上,赶紧上网买个广角镜头快递过去,一切就都解决了。

在众多鼓励声中,只有笙远独排众议,寄了一行信批评笙寒,说她按快门不思考,统统用同一套框框看世界……

开什麽玩笑!

笙寒翻出自己的相簿──拿过杜鹃花节第三名的那张照片,拍的是一朵红杜鹃凋零的姿态;人类学系内部的摄影海报大赛,她拍一栋古迹映在圆月里;还有最近一次,机场那张,拍人影。

主题有人有花有建筑,哪里同一套?

她打电话回家报平安,顺便质问哥哥。兄妹争论了几句,笙远表示这个是专业,他讲不清楚,会请网友跟她解释云云。

於是在隔天早上,笙寒收到一封署名「W3」的简短回信。

外人比兄长客气,先赞美她两句,才写着:「你凭直觉拍照,两年下来,习惯用阴影对比光明,以制造画面张力。」

光影?!

心底当了一声,笙寒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调出来,三张排成一列。

杜鹃花节得奖作品,半谢的花对着依旧娇媚的花影;古迹海报上,亭台楼阁映在月里,所有雕梁画栋的细节都淡去,只剩飞檐上一排脊兽的剪影,跟机场晨光下的人影,表现手法如出一辙。

她愣了好一阵子,又将那封纯英文的电邮从头读起。

W3说,她还是可以用一贯的手法拍照,必定能继续生产水准以上的佳作。

不过,如果她想要拍家家户户在洞内煮饭,炊烟嫋嫋里藏着的与世无争;如果她想用照片披露当年流浪民族不愿入土为安,高挂悬棺以待後人携骸骨回故土的苍凉……

很抱歉,办不到。

要拍出这些意境,镜头需要能在平面的照片上,制造出空间深度,而现在的她,作品毫无立体感可言。

这是当然的,因为影子再漂亮,都只存在於二维世界。

那天晚上,笙寒沮丧地躺上床。

第二天她一大早起来,翻山越岭,十点之前就抵达了海拔两千尺高的中洞苗寨。

今天,她没带相机,也没带任何目的,就空手闲逛,用双眼观察苗家洗衣烧饭。

听说,地方政府为这几户人家,在山下盖了公寓,他们曾经搬下去,住不惯,又一个一个溜回祖先埋骨的深山,过着千百年来都一样的生活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

住在洞里的简便处,就是盖房子不用搭屋顶,头上自有万年钟乳石遮风避雨。这一间间没有天花板的屋舍,鸡犬相闻,对居民来说的确缺乏隐私,但是对想写民族志的人类学家而言,却是梦寐以求的方便,因为只要往门口一站,便可听遍东家长西家短。

「没事站在人家门口,不会很可疑吗?」三天前魏教授传授她此项「采访」技巧时,笙寒曾发出质疑。

教授对学生的迟钝摇头叹息:「取得有意义的资讯,是田野工作者的必备技能。想想看,你要怎麽做,看起来才自然?方法是人想出来的嘛!」

在教授的殷切注视下,过了半个多小时,笙寒依然毫无头绪。魏教授於是领着她在洞内闲晃,只见几个小朋友拿着作业朝她们跑了过来。再过一阵子,笙寒了解到,此地村民对「研究员」这个头衔的诠释,就是很有学问、从最大公因数到床前明月光都懂、也都愿意教的好人。

呃,好人干麽老趁你爸妈吵架时,站在你家门口教你功课?

她正觉得偷听好丢脸,魏教授已算完三题鸡兔同笼,摸着下巴走过来,低声对她说:「这对夫妇在吵该不该早点把农地里的烟苗移往室内,先生觉得没有必要添麻烦,太太怕雨水多了措手不及。」

「这种问题,不能直接问吗?」笙寒不解。

「可以啊。我当初直接问他们,只得到两种答案,一是他们会彻底遵循领导订的时间表,一是领导还没有通知。」魏教授耸耸肩。

笙寒试了几次,发现「领导」是种神奇的生物,近乎全知全能,她得到的答案比魏教授还多一种──这个你应该问领导!

於是笙寒修正自己,努力向「领导」魏教授学习,发挥创意,以各种形式偷听。

今天,她来到一户人家前,帮一位明眸皓齿的苗族小姑娘绑麻花辫,同时竖起耳朵。隔着两道稀疏竹门,头绑花布的大婶边炒菜边大声问老公,为了女儿上小学,是不是该试着再搬下山?

笙寒一怔,手上力道没控制好,小姑娘马上喊痛。她回过神,连声道歉,将自己镶了水晶花的发圈取下,绑在对方头上,然後看着小姑娘神气活现地找同伴炫耀新玩意儿。

他们跟平地的孩子一样,有资格接受更好、更完整的教育,家长没错,是该考虑搬下山。但,如果这一次,她的镜头无法捕捉那股幽深,下次再来,这个村落还会存在吗?

她对死皮赖脸这门艺术的掌握,已经从要钱发展到偷听了。能不能更进一步,缠住某人,只为捕捉转瞬即逝的画面?

当天傍晚,笙寒回到格凸山庄,打开MSN,加入一个新的电邮位址。紧接着,一个代号为「W3」的好友,伴着龙头凤的照片亮起。

她毫不犹豫地丢出第一句:「您好,我是喻笙远的妹妹,喻笙寒。」

过了一会儿,对方回两个字:「你好。」

这反应不冷不热,笙寒索性单刀直入。

寒:请问,该怎麽做,才能突破我现在的困境?

几分钟後,对方又回了两个字。

W3:学习。

肯答就是肯定,她决定再接再厉。

寒:再请问,有具体的做法吗?

又过了几分钟,对方传来一个档案,说是他以前上摄影课的讲义,她可以参考,有问题就查字典,应该不难。

这应该是叫她别再来烦的礼貌性讲法,笙寒於是道谢,下线,打开讲义。讲义的档案很大,才翻到目录,她就惊骇地发现,那是份一千五百多页的英文稿,里面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……

算了,即使是中文,自己也不可能在这麽短的时间里,念完这麽多资料,更遑论消化吸收与执行!

沮丧片刻,笙寒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,又重新登入MSN,发了讯息给那只龙头凤。

寒:请问,有没有可能,在几天内就练起拍洞穴的方法?

过了十来分钟,对方给出明确指示。

W3:翻到讲义第十八章「空间透视法」,找个最顺眼的构图,记下来,然後出去专拍同类型的影像。

寒:(惊喜的表情符号)这样就行?

W3:当然。但在过程中,请充满希望,耐心等待。

最後这一句话怪怪的,不过笙寒没有多想。她又一次道谢,捧着笔电坐上床,按照W3教的,抓了张最顺眼的照片,死命盯着看,不知不觉中,进入梦乡。

三十个小时後,某人登入MSN,马上接到一条讯息。

寒(拍到快吐了):你好,我选了今天拍的五十张照片,能请你帮忙看一下吗?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